1.時間:1/20(日)早上0900奶霸吃早餐  


2.行程:平鎮義民廟-->大溪老街-->三坑老街-->石門活魚


 原計劃大桃園地區古蹟,但地點分散,為交通便利及時間流暢度,新屋范姜古厝及楊梅富崗老街及呂家古厝下次有機會在參訪,且大溪有一堆古蹟可參觀,再結合石門水庫吃活魚餐,一氣呵成。


3.交通:苦哈哈騎機車,本週天氣寒流發威至週五,之後天氣會變好一點。


4.人數:四人以上成行,星期四晚上前確定人數,可在部落格、msn留言或當面告知


             目前報名:Ben、喇叭、范姜、鎂瑩、昱晨、子璽、家涵、珮珮(四台機車),共八人


5.參考資料:



客家信仰中心—義民廟


褒忠祠俗稱義民廟,客家地區幾乎都有此廟宇,桃園縣南區是客家人居住最多地區,所以,在平鎮市也有座義民廟,它有二百多年歷史,每逢農曆七月二十日更是義民廟的重大日子,不但有數萬食客進出十三大庄輪值的鄰里,還有一連串道佛教儀式,普渡孤魂野鬼,可看到客家人對生命意義的重視。



 


位於平鎮市義民里的義民廟,是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當時居住在宋屋的宋廷龍,從新竹新埔枋寮義民廟分香而來,當時稱「義民亭」,其祭祀轄域包括中壢、平鎮、楊梅等地舊時所稱的十三大庄居民。


在清咸豐七年(1857年),廟方募捐增建前堂及兩廊,勒碑為記,更名為褒忠祠並由宋姓家族負責管理,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再由中壢、平鎮、楊梅十三大庄信眾募捐重建,到民國六十年正殿、前殿重修及增建左右兩側二樓廂房,褒忠祠方成為面寬五間,兩進加兩護龍的大廟。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平鎮褒忠祠的聯庄祭典規模及範圍僅次於枋寮義民廟,其祭典輪值制度並與其他義民廟不同,是與中壢地區仁海宮共同領有十三大庄,聯庄輪值兩廟之年度錯開,當年輪值褒忠祠祭典之區域,七年後輪值仁海宮祭典,十三大庄分別是宋屋庄、平鎮庄、北勢庄、高山頂庄、芝芭里庄、青埔庄、中壢庄、內壢庄、水尾庄、南興庄、後寮庄、石頭庄、埔頂庄,轄區範圍為今日之中壢市、平鎮市及楊梅鎮。


義民節時,平鎮義民廟就會熱鬧的舉辦各式慶典活動來紀念義民,而七組輪流的爐主,負責主辦當年義民節為期三天的慶典活動,從農曆七月十八日下午的豎燈篙來揭開序幕,邀請四面八方的孤魂野鬼同來享用祭品,普渡眾生;第二天農曆七月十九日下午放水燈,也是為普渡眾生,但對象改為水中的孤魂野鬼,讓渡江以及在水中討生活的民眾,能平安順利,最後一天農曆七月二十日上午,義民廟遵循傳統舉行祭典,如鳴炮、奏樂、全體肅立向敕封褒忠義民爺暨列位神尊,行三鞠禮外,還有上香以及獻花、獻果、獻酒的三獻禮,輪值民眾所飼神豬賽神羊,傍晚時分,全數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運到廟前廣場,供民眾觀賞。


在各項儀式結束後,多日素食的輪值地區的民眾,也開始大請客,宴請親朋好友到家中作客,凡有殺豬公的人家,最後還會把送到廟前廣場擺設的神豬,分切送給前來作客的親友,完全是客家人好客的表現。 


褒忠義民廟不但是客家人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廟內所供奉的主祭祀神明是義民爺,對客家族群來說,更代表著客家人緬懷先烈的特殊情感。


義民廟的歷史


位在平鎮義民里復旦路二段,因與中壢相鄰,亦稱中壢義民廟。義民廟原建於新竹縣新埔鎮的枋寮,乃為祭祀「林爽文之役」的死難義士之祠。清乾隆四十八年時,有人在台灣秘密組織「天地會」,以光復漢室為號召;林爽文原是一富家子弟,為了一展抱負,乃加入了天地會;於乾隆五十一年時,組織群眾,反清復明,一時聲勢浩大,先攻陷中南部各要隘城堡,十二月時更拿下了淡水廳(新竹〉。清廷於是率兵二千來台,結合各地民兵自衛的力量,與林爽文的部隊大戰,歷時三年才平定,林爽文被補處死。淡水廳內的士紳耆老,目賭各戰役的戰場,白骨遍地,磷火夜青;於是將骨骸撿拾起來,擬運葬至中壢,沒想到,牛車行至枋寮時便停止不前,在禱告、擲爻之後,乃將骸骨埋葬此處;二年後才於此處興建廟祠,以祀陣亡者之靈。乾隆更賜廟名為「義勇」、「懷中」、「褒忠」。故廟名為「褒忠祠」,後因合祀觀音佛祖及福德正神等神明,故改稱「義民廟」。乾隆五十六年,廣興莊總理提議於今義民里再建一廟亭,初稱「義民亭」,後經多次的翻修始具有現在之規模。


中元節神豬的祭拜


義民廟起源於新竹縣新埔鎮褒忠義民廟,隨著客家子弟到全台各地移居、墾荒、開枝散葉,各地分香廟宇陸續興建,目前全省已有三十九座分香廟宇。全台最有特色的義民廟,包括歷史悠久的平鎮褒忠祠(因與中壢相鄰,亦稱中壢義民廟)、為民平瘟的關西金錦義民廟、全台最早創建的屏東竹田義民廟、最多閩南人朝拜的高雄市褒忠義民廟,每間義民廟背後的傳奇故事與靈驗事蹟。想瞭解義民節的源起和祭典儀式,不妨走一趟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


義民爺是客家人最主要的信仰,神豬比賽是義民祭祀文化很重要的一環。民間習俗認為,豬越肥,對神明敬意越高!


對客家庄居民來說,風俗上總認為神豬養的好,代表未來1年會風調雨順,義民爺會特別保佑,因此宰殺後的神豬肉,對客家庄居民來說,是一種保平安祈福的象徵。 豬肉, 又稱福肉,拜完義民爺, 分鹹 豬肉, 也是要分享 一份福氣。


http://blog.yam.com/shunhome/trackback/2926090


 


三坑仔老街(三坑百年古廟老街文章來源:桃園縣政府

以前在大漢溪河道水深時,船隻可以航行到三坑,因此三坑是早年客家族群貨品的集散中心,不論是關西、竹東,還是新埔、楊梅、湖口的貨物都會利用三做為中繼站,因此當年的三坑相當的繁榮,也產生了商業型態的三坑老街。


當時的三坑老街以永福宮為信仰的中心,可以說是整個聚落的核心,老街聚落幾乎全是商店,在廟前有一廣場,是老街中最大的活動空間,每天幾乎都會有茶及日用雜貨的交易。


桃園大圳的修築、石門水庫的建置與陸路及鐵路的開通,三坑老街沒落了,繁華的景象不再。但因為如此有禁建及水源保護區的限制,使得三坑多年來一直無法改建,保留了原有的景象。


如今龍潭三坑百年老街要重新開張,村內已計畫老街商店開張時,賣一些紀念品或傳統的客家美食,如南瓜飯、菜包、蘿蔔糕等。目前,老街公共工程已相繼完成的有「黑白洗」涼亭、候車亭、完全使用原木栓,未用一根釘子而呈現特殊風貌的一百八十公尺長加州紅木搭建的步棧道及管線地下化等公共空間改善與美化工程。


Tony三坑老街遊記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324.html



 


李騰芳古厝


參考http://lee-house.blogspot.com/


李騰芳古厝位於桃園縣大溪鎮月眉里,月眉李家的先祖約於清雍正年間到臺灣,輾轉遷入大溪月眉。大溪,最早的地名為「大姑陷」(TAKOHAM),平埔族人對「陷」字不吉祥,故又改為『大姑坎』,後又因李騰芳中舉後又將地名改為「大科崁」。

李騰芳古厝又稱「李金興古厝」,係為顯示科場得意之喜而建的私人宅邸,興建於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正式落成,至今歷史已超過140年建築保存相當完整,經過多年的整修,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而且是桃園縣唯一的二級古蹟,民國九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2004年)正式對外開放民眾參觀。目前右護外龍部份尚有人居住,故對外開放參觀。

 

大溪齋明寺

 


齋明寺是一座三合院形態佈局的寺廟,中庭原佈植草皮,屋頂、牆身酷似一般民居,裝飾平素,皆無一般廟宇繁華富麗,正殿無檐廊亦為其特色,整體而言,令人有古樸與家風之感,正與齋教在家持齋修道之精神相映合。齋明寺佔地約3甲,全區草木扶疏,清新靜逸。寺後滿植茶花,秋冬二季一片白色花海,秀麗可觀。大溪八景之一的「靈塔斜陽」即在寺後,靈塔已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建築,與齋明寺建築的古樸形成對比。靈塔前方的斜坡下有一敬字亭,約建造於1866(同治5)年,亭身分為三層,由石條砌成,高約一丈三尺餘,亭頂塑為葫蘆狀,頂層與中層皆有對聯,其意涵為對文字奧妙之讚嘆與對敬字惜紙行為的重視。另有一條石階古道,為往昔本地居民通往大溪的要道,可抵山腳下的粟仔園,再行渡河至大溪。

蓮座山觀音寺









古蹟檔案
本頁圖檔
始建年代: 1081(嘉慶6)年
古蹟等級:第三級
古蹟類別:祠廟
指定時間:1985(民國74)年8月19日
地址:大溪鎮康安里下崁49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nff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