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世界之都-倫敦


 



 







本文摘自以下網站
http://tw.myblog.yahoo.com/invest-YCCHU/article?mid=26646&prev=26648&next=26640


作者:吳韻儀  出處:天下雜誌 389

..........

新世界之都

.........

評比全球六十大城市,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最新的全球都市排行榜上,倫敦已經勝過了巴黎、紐約,登上新「世界之都」的頂峰(capital of the world),成為全球化經濟、都會生活的新標竿、成為世界意見的領袖。

世界金融新霸主

要尋找二十一世紀城市的新典範,就從今天的倫敦開始。

早上八點半,人潮從「金融街」地鐵站(Bank Station)流洩而出,拿著咖啡紙杯的東方女性、拉著行李箱的年輕男子、帶著頭巾的中東人,快步穿過窄窄的馬路,消失在一棟棟典雅的灰白波特蘭石大樓裡。

英格蘭銀行、渣打銀行、UBS瑞士銀行、倫敦證交所……,世界重量級的金融機構,都集中在這市中之市,倫敦中心這面積僅有 一英哩 平方(約二.六平方公里,台北市面積二七二平方公里)的「倫敦金融市」(City of London)中。

新的競賽結果已經出爐,倫敦,已經超越紐約,是世界新金融中心。

倫敦股市來自超過六十個國家、有超過六五家外國企業上市,吸引外國企業數世界第一;倫敦外匯交易額占全球超過三分之一,世界第一,甚至超過紐約與東京的總合;管理的基金超過七兆美元,世界第一。

在「歐洲都市觀察」(European City Monitor)排行榜上,倫敦連年被評選為「最佳商業城市」第一名。在接近市場、高品質人才、與國際交通網絡的評量項目上,樣樣第一。總分幾乎是巴黎的兩倍,法蘭克福的三倍。

為什麼倫敦能突飛猛進、耀眼亮人?

街頭人群多元種族的面孔,已經透露些許答案。

現在,在倫敦可以找到三百種語言的人才,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是在英國出生。

抓住全球化的捷徑

「就是對世界開放,」倫敦商學院教授唐納.薩爾(Donald Sull)指出倫敦轉變的關鍵。薩爾研究策略與競爭優勢,走訪歐洲、亞洲與新興的中東城市。

「放開限制,吸引到世界的資金與人才,才可能拚上世界級的城市,」薩爾發言極快地分析,好像找到了在全球化下占一席之地的捷徑,不容一刻喘息。就像十七到十九世紀擁有世界最快的方式是向外殖民,爭取土地與資源,而現在則是爭取人才與資金。

要吸引資金,倫敦得利於英國完善透明的制度與低稅率優勢。英國企業稅最高二八%,所得稅率最高四%(稅率比台灣高,但相較於主要競爭對手歐盟與G8算低)。

資金流入,人才隨之而來。英國不僅開放移民,再加上寬鬆的雇用與解雇員工的法規,方便企業隨時向世界取才。甚至還設有單一服務窗口,包辦企業從找辦公室、到招募人才所有工作。

站在大型霓虹電視牆環繞的皮卡迪里街頭攔下計程車,皮膚黝黑的司機可能來自奈及利亞;進了印度餐廳,金髮碧眼的甜姐服務員許多是波蘭人。法國剛當選的總統薩柯奇在競選時,還特別到倫敦來拜票,因為在人口上,倫敦是第七大的法國城,尤其集中在高知識、高收入的金融市。

經濟,是城市的命脈。「讓大家都進來,創造更多工作機會,這道理很簡單,」倫敦金融市長羅永成(David Lewis)簡潔有力地說。他是三十年的老律師,冷冷的眼光從眼鏡的金邊上穿出來,不透一點情緒。不過,羅永成也承認,這樣的開放策略,「也許有點冒險。」

開放下不公開的祕密

一位久住倫敦的企業高階經理人私下說,英國只看錢、不問來源,是公開的祕密,不論是中東的錢、蘇俄黑金富豪、政治家族的錢,來者不拒。

隨之而來,貧富差距日漸惡化、移民寬鬆讓都市不堪負荷的討論,不時出現在媒體上。但是,倫敦的開放沒改變。

因為大家知道,倫敦不開放,就會萎縮。「每一波移民,都強化倫敦成為全球化城市,」倫敦市長李文斯頓(Ken Livingstone)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即使遭受到地鐵爆炸案這樣嚴峻的恐怖挑戰,倫敦人第二天還是同樣坐地鐵,選擇「不要被恐怖份子攻擊擊倒」,沒有走上與美國後封閉的民族主義方向。

溫布敦式發展策略

如果以為倫敦只是靠大開門戶、模仿免稅天堂再創高峰,就太低估了倫敦。

倫敦,是銀行家的故鄉。超過三百年的金融發展,使倫敦成為金融法規與金融商品的設定者,是倫敦得天獨厚的優勢。

相當於英國央行的英格蘭銀行、勞伊氏保險(Lloyd),從十七世紀起就站在金融市,隨著商賈行走世界,是無法匹敵的金融老靈魂。近十年來注入新的資金、及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新血,倫敦馬上就恢復活力,在新市場稱雄。

回教金融興起,倫敦引進人才,成為回教國家外,全球最大的回教金融中心;衍生性金融商品盛行,倫敦也與時俱進,更利用保險、航運的基礎,設計包括貨運等多種利基型避險金融商品,在櫃買衍生金融商品上,世界第一。

開放、彈性、創新,現在有四分之三的《Fortune》五百大企業在倫敦設點,四分之一的倫敦公司是外國人所有。

走過大英圖書館幾百公尺外,一棟綠色玻璃帷幕高樓的門上,直直寫著熟悉的「長榮」。台灣長榮集團的歐洲總部,也設在倫敦,而且馬上要重新擴建。

難怪有人比喻,倫敦的經濟就像溫布敦網球賽,開出場地,邀集世界一流好手來參賽。誰得冠軍?不重要,只要倫敦抱著繁榮發展就好。

倫敦定位自己是歐洲的大門(gateway),二○○六年通過希斯洛機場(Heathrow Airport)的旅客流量高達六七五萬人;由玻璃和舊紅磚混搭建成的摩登歐洲之星(Eurostar)新車站聖潘克斯(St Pancras Station),每年約有五百萬人搭火車,只要兩小時十五分鐘就穿越英法海峽抵達巴黎。人來人往奠定了倫敦成為歐洲轉運中心的地位。

都會變貌的新典範

倫敦成為世界之都新焦點,不只因為經濟成長,更因為整個城市正以極大的力量,翻轉出新面貌,提出新的服務與文化創新。

..........

...........

倫敦將產業新需求放入沒落的聚落,翻轉出帶動新發展的火車頭。

最好的例子,就是位在泰晤士河北岸的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十七世紀,五月花號輪船,就從這裡出航前往美國新大陸;十九世紀,這裡已經是世界重要的通商口岸,船貨雲集。

現在,貿易繁忙不變,只是商旅變為二十一世紀的知識商人。過去的船塢,經過都市更新,改為寬闊的廣場。

四周圍著現代玻璃帷幕大樓,拱著一片藍天,臨著水岸有公寓、五星級飯店,吸引現代喜愛開放環境的花旗集團、路透社、KPMG進駐。搭上無人駕駛的輕軌列車連接地鐵,十分鐘就到市中心的金融市。

社區還有環保機制提升環境效率與生物多樣性。工作、生活、永續,一次到位。十幾年來,創造了九萬個工作機會,成為倫敦都市發展的新廣告。

更令人驚嘆的是,倫敦是站在傳統的肩膀上,再創新,讓古蹟和超現代的新建築融合一體。摩天巨輪的倫敦眼和千年歷史的西敏寺尖塔,並存而不突兀。

倫敦刻意保存了多元記憶,豐富了文化的底蘊,從豐盛的素材中產生源源創意。

「倫敦可以做其他城市全球化的伙伴,」倫敦發展署新興市場資深經理米安石(Ashish Mishra)相信,倫敦都市更新的經驗,已經可以成為範本外銷。

世界級的意見領袖

一個城市可能富有、可以成功,但是不見得有影響力。而倫敦,三者都有,靠的是思辯能力、創意文化,和有品質的媒體。

從金融市往西敏市區方向的艦隊街(Fleet Street),路透社、美聯社、《泰晤士報》、《金融時報》、《衛報》、《獨立報》這些高品質的媒體,都曾聚集在雙線道的馬路兩旁,是英國的媒體大本營。各家立場或許不同,譬如左派的《衛報》,和右派的《金融時報》,都各有忠誠的知識份子讀者,也都能理性思辨、引導大眾深入思考。

時光推移,媒體機構遷出了艦隊街,但是倫敦媒體的影響力不減反增。

在數位浪潮下,「平面已死」的焦慮籠罩媒體圈。但是,《經濟學人》與《金融時報》是異數,逆勢成長。鎖定菁英族群的《經濟學人》,十年來發行量更是翻了一番,去年光在北美市場,發行量就成長了超過一五%。

「美國媒體國際新聞的比例很小,」英國新生代經濟學家諾瑞娜.赫茲(Noreena Hertz)一語點出英國媒體注重國際觀的比較優勢,這也正是全球化時代的迫切需求。BBC與《經濟學人》都是最好的例子。

十二月一天傍晚,BBC 國際新聞室突然緊張了起來,愈來愈多人圍到監視器旁,「結果出來了嗎?」大家都在等最新的南非選舉結果,關切的語氣好像在等英國自己的選舉一樣。

因為英國在過去大英帝國時代,日不落國的政治與經濟的發展,讓倫敦的媒體領先養成國際視野,解讀世界的變化。

拉丁美洲的成長,是誰的機會?誰的威脅?世界變化的連動愈來愈快,愈來愈多人選擇翻開《經濟學人》、轉到BBC,看他們如何解讀。面對二位數字的成長,一位《經濟學人》的主管帶著點自豪地說,「是世界向我們走來。」

天色暗了,倫敦眼像是整個城市的藍寶石項鍊,面對西敏寺、聖保羅大教堂幾世紀的輝煌,也只有倫敦懂得如何再增添一點現代的華麗。

美國二十世紀初的外交官與作家約翰遜(James Weldon Johnson)曾說,「倫敦這個城市,不是去造訪,而是要去捕捉。」

世界在改變,優勢會移轉,沒有永遠的輝煌,沒落也可以再興。重要的是翻轉向上的智慧與企圖心。

倫敦,千年的古城,從既有的歐洲門戶地理優勢與金融傳統出發,加上現代的開放策略,把自己再度拉到世界之巔。倫敦的翻轉,帶給同樣與海洋緊密相連的台灣,啟示無限。

倫敦小檔案

歷史已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

地理位置位於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上,泰晤士河穿過倫敦,將城市劃分為南、北兩部份,

總面積 1,580平方公里。

地位英國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為歐洲最大都會區之一、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行政區規劃整個大倫敦地區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金融市(City of London)和32個自治市,

33個行政區構成大倫敦市。

人口大倫敦市內人口白人佔七成,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與南亞國家的亞裔佔一二%,

非裔等英國人約佔一%。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2006年大倫敦地區總人口約為

751
萬人(相當於兩個台北縣人口),預計2016年大倫敦地區人口可達807萬人。

經濟倫敦2005GDP4,520億美元,超越瑞士與瑞典,佔英國GDP13%;對英國企業稅收貢獻超過26%;倫敦平均每人每周收入為304英鎊,比英國平均高出20%;但有五分之二的兒童生活在低所得家庭。

產業以金融、服務為主。超過35萬人在金融機構工作。

倫敦之最

外食消費,全球最貴

在倫敦,一套3道菜的套餐平均要價台幣2629元。巴黎以一餐台幣2383元排行第二,東京以一餐台幣2364元居第三。

辦公室租金,全球最貴

英國倫敦西區辦公室的年租金為每平方英尺328.9美元,遠高於倫敦金融區的180.8美元。全球租金第二高的是印度孟買,每平方英尺189.5美元。

豪宅價格,全球最貴

英國倫敦豪宅,以每坪549萬台幣天價,為全球最貴豪宅之冠。台北市最貴豪宅每坪130萬元,價格約只有全球最貴豪宅的四分之一。

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GFCI)對全球46個城市做為金融中心所具備的競爭力加以比較和排名。倫敦排名第一,紐約第二。香港和新加坡分別位於第三和第四。此排名每兩年公布一次。

擁有世界最古老地鐵

英國新假日旅遊公司最近公布世界各國地鐵排行榜,其中英國倫敦地鐵以世界最古老和歐洲最大的地鐵網榮膺第一。

擁有世界最早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

1694年獲得政府特許狀,授權發行可做為貨幣的銀行券,成為世界第一家中央銀行。建築在倫敦市中心的羅馬古城遺址內,被譽為「中央銀行之母」。

擁有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大英博物館

西元1759年開放,目前館藏已突破700萬件,網羅世界各地重要文化遺產。

*********************************************************************************

倫敦:百變城市 驚嘆世界

作者:馬岳琳  出處:天下雜誌 389

........

十二月的倫敦,滿城爭說這個英國最美的車站 ── 聖潘克斯車站(St Pancras Station)她是連接英格蘭與歐洲大陸的歐洲之星新起點,經過七年整修、花費八億英鎊(約五百億元台幣),自去年十一月中旬正式重新啟用。穿過英吉利海峽,倫敦到巴黎的行車時間一舉縮短為兩小時十五分鐘,到布魯塞爾,更僅需一小時五十分。

...........

這座維多利亞哥德式建築的車站,於一八六八年興建完成之際,正呼應了英國在工業革命時期的意氣風發。然而,歷史的驕傲也可能是一種負擔,上百年的鐵道系統,等於埋下了錯綜複雜的重重弊病。

用計劃與配套向前進步

過去歐洲之星高速鐵路英國段自開通以來,一直是以泰晤士河南岸的滑鐵盧車站(Waterloo Station)為起點,然而因為英國的鐵路建設一直沒有更新,所謂的高速列車進入英國後,就要被迫使用國內慢速鐵路網,到了倫敦周圍,車速更是大打折扣。

但隨著聖潘克斯車站的整修完工、搭配耗資六十八億英鎊(近四千三百億元台幣)橫貫倫敦地底的高速鐵路隧道開通,這個百年來最重大的交通建設,不但讓英國正式加入歐洲高鐵的版圖,也直接帶動了同一區域由英國當代最富盛名的建築師諾曼.佛斯特(Norman Forster)所規劃的國王十字區更新案(King`s Cross Regeneration)

這個事關 六十七英畝(相當於三十八個足球場大小)、原本是鐵道工業廢棄區的地段,可望在未來二十年內,藉由一連串的更新,為倫敦市中心,提供大量的商業、住宅與公共空間用地。

「我們要確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大眾交通運輸為基礎,」「設計倫敦」(Design for London)總監畢夏(Peter Bishop)指出,倫敦將從現有的七百多萬人,在二十年之間再成長一百萬人。迫切要解決的,就是交通、居住、生活品質和就業議題。

「設計倫敦」是倫敦市長李文斯頓(KenLivingstone)一年前特別設立的單位,目的就是要集中倫敦所有都市設計的資源,廣納意見、運籌協調。

而「設計倫敦」機構的成立,一方面暗示著面對城市競爭的大局面,即使強壯如倫敦,也不敢不加緊腳步。另一方面,也見證了英國人注重計劃、強調全盤配套,與整體美觀的前瞻做法。

如火如荼地更新與翻轉

倫敦未來二十年的都市更新正如火如荼地推行,往內,倫敦的心臟有國王十字區的再次翻轉;往外,倫敦的指尖正藉由「泰晤士河口計劃」(Thames Gateway Project)展開歐洲最大規模、綿延 四十英哩(約 六十四公里)的更新擴展。

............

站在泰晤士河南岸、最受觀光客喜愛的泰德當代美術館( Tate Modern Museum )前往北眺,最惹眼的不是聖保羅大教堂的圓頂,而是一台又一台與天爭高的高架起重機。

.........

作為世界級的金融中心,僅管紐約與東京的建築早已爭相往上竄,但倫敦始終有所保留。然而,是否能為金融業提供足夠的辦公大樓,畢竟攸關倫敦的領先地位,再加上看到近年來上海、杜拜一整片、一整片建築拔地而起的強悍氣勢,倫敦不免也開始心急了起來。

○○○年上任的市長李文斯頓就一反過往,轉而支持倫敦的高樓建築計劃,對過去為了保護聖保羅大教堂到國會大廈一帶乾淨天際線的做法,也開始有了討論。為了舒緩辦公大樓的需求,倫敦公、私單位已有默契地放鬆市中心的開發控制標準,允許更多的高樓建築出現。

綠色環境將是城市的夢想

.........

倫敦的大公園,向來是繁忙都會裡最令人流連的一道風景。若以市中心最熱鬧的皮卡迪里廣場(PiccadillyCircus)為中心,方圓 三英哩 之內,就有大小公園八十處,整個綠地覆蓋市區的面積約四分之一。

「未來我們還將花上二、 三十年時間,把市中心零碎的溼地、綠地綴連起來,再加上市中心外圍的環城綠帶(green belt),」為了精密計算人均公共綠地、人均公園面積等自然地景分布,畢夏遞出一本專門探討東倫敦綠地網絡的手冊,上面滿是該如何補救某些地區綠地缺乏的方法。

.........

入冬的聖詹姆士公園(St James Park)依然有著翠嫩的青草地,只不過,在白楊樹旁跑上跑下的松鼠們,這幾年變得愈來愈靈巧,全都是因為得隨時閃躲日漸增多的自行車騎士。

「騎自行車上班」的風潮彷彿像春風般吹過了倫敦的大街小巷,就這麼流行了起來。即使是在接近零下的溫度,也還是會有一身勁裝的自行車騎士,飛快騎過,在街頭引起觀光客的側目。另一方面,為了解決交通和空氣污染問題,從二○○三年起,倫敦市中心的部份區域開始在周一至周五徵收「塞車稅」(congestion fee)。凡是在規定時間內開車入城的,每天得交八英鎊(約五百元台幣)

去年二月,倫敦交通署進一步擴大收費範圍,並且著手改革原有的收費政策,打算將費用與汽車廢氣排放量掛?,進而把塞車稅變成一種環境稅或污染稅。今年二月,倫敦甚至還規劃了新的「低排放區」計劃,要透過高收費的方式限制排氣量超高的汽車駛入倫敦。

平時搭地鐵上班的市長李文斯頓對媒體表示,如果計劃得以成功實施,到了二一二年,整個倫敦地區的汽車廢氣排放量,將可減少一六%。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民調顯示,有七五%的民眾支持這項首創的劃定「低排放區」做法。

倫敦人正用不同的方式回應「永續城市」這個當紅概念。

倫敦金融市的永續發展部總監米爾斯(Simon Mills),最近剛談成了一項「倫敦協定」(London Accord),「我們說服像JP MorganCredit Swiss等二十二個國際大金融機構,請他們根據普林斯頓大學所選出的十六個能夠節能、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科技領域,分別去研究該領域應如何投資。」

讓環保議題與投資利益相符合,是米爾斯的部門所想出來的點子。倫敦金融市除了引領世界碳交易的進行,最終還不忘導引市場力量來研究抗暖化議題。

金絲雀碼頭的翻身傳奇

不過,在迎向新轉變的挑戰中,倫敦當然不是沒有跌過跤。

搭地鐵來到朱比力線(Jubilee Line)的金絲雀碼頭站(Canary Wharf Station),售票大廳懸掛的巨幅彩色廣告與周圍未加裝飾的水泥柱面形成鮮明對比。走過光亮的花崗岩地面、登上三層樓高的手扶梯,迎面而來的是充滿現代感的車站出口。

.........

金絲雀碼頭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倫敦都市更新案例,從失敗到再起,成了世界各城市競相研究的話題。位於倫敦東南的金絲雀碼頭更新開發計劃,從一九八年代展開,期間曾因歐洲經濟不景氣、大眾運輸系統不足、地方勞動力未能同步升級等因素,成了英國都更的失敗象徵。直到倫敦不動產市場回溫、朱比力線地鐵延伸、政府持續支持開發並引進國際人才,才終於讓金絲雀碼頭急起直追,在國際級金融集團紛紛進駐後,成為倫敦都更代表作。

...........

「過去的經驗讓我們認知,人、經濟、基礎建設和國際行銷,是倫敦城市發展與更新的四大主軸,」倫敦發展署(London Development Agency)策略與政策總監麥德沃(Tony Medawar)指出。

貧富差距暗藏隱憂

為了明確了解倫敦的優劣勢,倫敦發展署每六個月會發表一份報告,裡面詳細追?各種經濟數字。「事實證明,倫敦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就業率』。」麥德沃單刀直入,迅速切進倫敦成長翻轉的要害。坐在大片落地玻璃窗引進天光的敞亮辦公室裡,麥德沃毫不避諱地說,「別看倫敦如此光鮮亮麗,國際人才滿街都是,但就業率卻比英格蘭任何地區都低,有些社區甚至是令人想像不到的低,永遠都是紅字。」

或許是移民社會的語言障礙,或許是托育機制的不夠完備,但就業率問題的背後,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距。BBC記者曾經形容,從倫敦西邊的W5(郵遞區號)走到W7,大約半個多小時就足夠,但其間的貧富差距,恐怕奮鬥大半生也難以彌補。

「所以我們現在對每個更新區的想像,一定會先考量勞動力是否能夠同步升級,以人力技能的訓練為優先,」倫敦發展署都市更新資深經理侯考芙(Rosie Holcroft)認為,城市轉型不單是公共空間、交通建設等硬體規劃,本地勞動力是否能夠跟上產業結構的變化,是另一個根本的挑戰。

前國際都市發展協會主席、英國社區暨地方政府部地區建設業務總司長蒙哥莫利(Joe Montgomery)則拿著剛出爐的「泰晤士河口計劃書」(The Delivery Plan for Thames Gateway)指出,在這項包含二一二倫敦奧運村開發方案的歐洲最大都更計劃中,有三大要素貫穿其中:一是經濟競爭力、一是生活品質、另一個就是回應氣候變遷的環境議題。

...........

原來,不用等到二一二奧運年,倫敦早已把自己放在世界的天秤上,秤了一遍又一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nff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