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都市,幾乎被資訊所支配。因此建築師們應該重新取回對於身體的主導權,以比較物理、肉體的角度來生活,但是在意識的層次上也不能不具備如何生活下去的能力。


                                       原廣司《旅。建築的走法》


 


------------------------------------------------------------------


倫敦眼


 


          今天去南岸,一路上撐傘收傘、一會兒脫外套又穿外套,時雨時晴。


         很極端的對比,陰晴不定的天氣跟一派冷靜的倫敦人,我來倫敦旅行的七天,每天天氣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天,十分鐘前與十分鐘後的天氣也截然不同,我好後悔聽來過英國朋友的建議,他們信誓旦旦說夏天英國跟台灣一樣熱,只是早晚溫差很大,而我這趟又是貧窮克難的自助旅,我就帶了兩個短袖排汗衣(看起來真的很像內衣)、一件polo衫、兩件短褲跟一件準備在農場打工穿的舊工作褲和一件防風外套就跑出國,我常常提心吊膽會被偷被搶,後來發現我明明就跟流浪和一樣不起眼,真是多慮了。


        我望著全世界最大的摩天輪,搭一次將近台幣600元,不是我這個啃三明治的流浪漢可以享受,我靠著極高的自制力省吃儉用,我知道我還有兩個月要過,這樣嚴格要求下,我在英國的16天居然只花台幣13400元,即使不算去Dennise農場打工的十天,我在倫敦平均每天只花2200元,我真的太佩服我自己啦!


   




 
 


上圖:南岸的街頭藝人


        如果每天住宿花掉1200元,我只剩1000元可花在三餐+交通+參觀教堂或美術館,代價是吃不飽、睡不飽、腿走得快斷掉。


        我站在南岸回望國會大廈,又冷又餓又累,但我知道我還有還長的流浪漢日子要過,我很甘願,因為我來到我夢寐以求的歐洲,看這兒的建築,感受他的文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nff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