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55年生於台灣
 
 

個展


 2006大趨勢畫廊,台北
 2000飛元藝術中心,台北
1996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94巴黎藝術村,法國
1993伊通公園,台北
 
 聯展
 2007「食飽未?─ 2007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05

「膜中魔」,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04

「開新─八○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2「形色版圖」,大趨勢畫廊,台北
1994「巴黎藝術村國際精選展」,法國
1993「莊普、胡坤榮、賴純純三人展」,伊通公園,台北
 
 自述
 




黎明前的氣動風揚,傾雨前的風起葉落……,在在引伸契合相遇前的瞬間狀態……。1996年才整理出國創作以來即認為「自然」尚包含了非對象物外之種種非假設性或借引的現象,而我最著迷即是一種用文字無法解析的狀態,也祇有透過非具象創作過程中有此深刻感應。

從偏重垂直、平行為主體構成,漸漸加入斜線相互交替所產生的相抗性。相較於均值,理性的平衡,而是可以動能的,甚至是伴隨視覺傳述性構成的協調。如此,對於非具象的詮釋得以在一種非舊有的型式中。


Kasimir Malevich在1913年的素描〈黑色方塊在白色平面上〉之垂直平行構成,1918年又提出〈白中之白〉的斜角構成,旋即Piet Mondrian 與 Theo Van Doesberg二人主導了風格派。我近期的創作主體形式構成,即將此兩種形式意念結合於同次元空間關係上,在此同時(1997年之後)自然地不同於Josef Albers的〈四方形的禮讚〉垂直平行系列;而是非對稱斜角構成的〈非連續四方〉系列;且色彩秩序也儘量排除漸層的規律延伸性,而採取幾乎是互補色,對此,再由視覺秩序完成作品的完整性。正如同垂直、平行之理性邏輯視之為陽性或正極,必伴隨陰或負極之欲動的斜線。
 
 展出作品
 







胡坤榮
非連續四方系列--四方雙紅
2007
壓克力顏料、畫布
120 × 100㎝
藝術家自藏
攝影 / 周天隆


 







胡坤榮
陣雨剛過
2007
壓克力顏料、畫布
162 × 130㎝
藝術家自藏
攝影 / 周天隆
 







胡坤榮
夏季組合
2007
壓克力顏料、畫布
206 × 160㎝
藝術家自藏
攝影 / 周天隆
 





胡坤榮
諾曼地海岸
2005
壓克力顏料、畫布
230 × 497㎝
藝術家自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nff0131 的頭像
    banff0131

    班夫的世界

    banff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