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9c771c0eb47bf3027a875d471c51bf89defcb  

張雍談攝影

字裡行間 , 感受到其自由的靈魂

--------------------------------------------------------------------------------------------------

在國內談美食,談新型手機總是容易,但關於攝影的討論經常是格外困難的議題。好比愛斯基摩人的語言裡,關於雪的形容或者描述不下一千字,但必須在愛斯基摩人北極圈的聚落裡待上幾個星期,你才有可能試圖理解或者有材料去想像那個畫面-每片雪花其實都有其獨特的樣貌,墜落時的姿態與呼應的想念。

 

我想攝影也是。

所有鏡頭後邊那些好奇的眼睛,始終在探索的不就是收集各種可能性或者重新定義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

然而亞洲社會一向強調的效率以及求學過程中各種考試的競爭與排名,似乎已將絕大多數的心思訓練成"標準答案的解題機器",但偏偏攝影世界裡最講究的其實並非答案本身,而是問問題的方式以及語氣是否誠懇。更何況,眼前世界的情勢已再三向人們暗示,過多的答案,並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往更好的遠方延伸,反而模糊了原本命題的美意,讓人們誤以為一旦累積了相當數量的答案,問題自會蒸發然後消失…答案比問題還多的現象讓我不解,畢竟經典的攝影作品通常不提供觀者答案,他們都在追逐一個最精彩的大哉問,透過作者將某段深刻的生命體驗轉化成一張照片,讓我們在畫框前駐足沉思,學著用新的角度來感受這個我們最熟悉卻也格外陌生的世界。

 

在歐洲收集影像的故事,轉眼間已第一個十年。歐洲的步調很慢,這裡人們喜歡在咖啡館聊天,更不喜歡加班,情願在自家院子的花叢裡修修剪剪,或者一個人跑到山裡邊走上一整天。從歐洲人身上,我發現亞洲社會裡一向注重「功效」的價值觀,似乎與詩意的生活,美學與感性的培養形成一種對立;「效率」與「詩意」彷彿是發源於不同星球的信念。攝影的論述中,效率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字眼,實在無法跟自己這樣說:「下午我會在公園裡待上3個小時,結束之後必須拍到5張好照片…」,倘若這是你願意投注一輩子的熱情去成就的興趣或者志業,自然不會心急於立竿見影的速成表現,那3小時/5張「好照片」的迷思不會困擾你,因為你享受過程裡那彷彿某種秘密儀式的開心,當相機掛在脖子上,腳步突然變得好輕盈,地球轉動也隨之放慢的那種緊張與雀躍;那種文字無法形容的狂喜,但你可以用照片紀錄來持續書寫如此特別的旅行。

 

我相信每組DNA的基因裡都鑲嵌著一個迥然不同的生命劇情,縱使場景並非由我們自己決定,但透過攝影,我們逐一發掘那一格又一格的蛛絲馬跡,那些似曾相似的夢境在眼前現實的腳步裡,試圖透過暗示與你建立更深刻的關係,手持相機的好奇心更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對於生活的熱情。

照片,不過只是證據…

 

坊間攝影書最常提到的關鍵字不外乎是:景深、快門或者光圈,但我相信唯有勇氣、好奇心與體貼才能讓攝影與生活產生更甜蜜的連結。我們似乎總是忘記,拍照最常用到的其實不是單眼相機,是你的那雙眼睛。

 

11/23首次與@STUDIO合作的講座,很珍惜如此難得的機會能夠近距離地與@STUDIO的朋友們聊聊我所相信的攝影,攝影師究竟是如何料理鏡頭前(他人)的故事,又該怎樣面對相機後邊那同樣也充滿戲劇張力,不時疑惑卻總是伴隨著開心、盼望與珍惜,那個屬於自己的人生,關於自己的電影。

 

期待11/23 @STUDIO!

 

張雍 Simon Chang 盧比安娜, 斯洛維尼亞 Aug.07.2013

 

引用自:http://www.atstudio.com.tw/class/detail-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nff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